儿科实习中学会的爱与责任——第一临床医学院学生实习手记
稿件来源:第一医院 发布时间:2025-08-25 点击次数:
作为第一临床医学院2021级临床医学五年制6B组的学生,为期八周的儿科实习即将落下帷幕。回望这段时光,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带教老师们手把手地悉心教导——他们不仅是临床上的引路人,更是照亮我们迷茫时刻的一盏盏明灯。
入科后的第一步,便是学习如何规范书写病历。一份看似简单的入院病历,实则涵盖了患儿全部关键信息。翔实的现病史与细致的体格检查,正是破译病情真相的重要密码;准确完整的病历资料也为后续精准用药、因人施策提供了依据。老师常常提醒我们:“细节决定诊断方向”——这句话精准地道出了儿科病历书写的重要分量。
每周的病例讨论,是我们临床思辨能力成长的关键环节。有一次病例汇报,我们还在机械复述检查数据,老师却接连追问:“这个婴儿首选头孢曲松的依据是什么?”“新生儿黄疸光疗指征的量化标准,你们真的掌握了吗?”一连串的问题让我们一时语塞。那一刻我们意识到,书本只是临床工作的起点,真实医疗场景中充满变数,必须以理论知识为基础,不断应对瞬息万变的病情。要学会用证据支持决策,严格遵循指南规范用药;要能够将实际数据与教科书典型表现对照分析,同时提前预判风险——如果当前治疗无效,下一步该如何排查和诊断。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病例讨论中,我们逐渐建立起规范、清晰的临床思维路径。
技能操作在儿科更是充满挑战。我们的操作对象往往是只有几个月大的婴儿,他们难以配合,操作难度远高于成人。带教老师会提前在示教室用模拟婴儿让我们反复练习,并细致强调操作要点:麻醉时要边回抽边进针,见到出血立即停止;要注意患儿体位的正确摆放、消毒范围等;还提醒我们在实际操作前可以先和患儿轻声交流,缓解他们的恐惧。老师们从有效与患儿沟通到处理家长的焦虑,甚至如何调节自我情绪,每一步都渗透着深厚的人文关怀。
通过这段实习经历,我真正意识到,儿科医生不仅是技术的匠人,更是孩子们健康的守护者。带教老师们以严谨的教学和温暖的示范,让我真切触摸到这份职业的厚重与温度。未来的行医路上,或许我仍会遭遇手足无措的时刻,但只要想起老师所说——“左手握技术,右手捧真心,你就能成为值得托付的人”,就一定会获得力量继续坚定地踏上这条充满意义的征途。
(图文/刘霞)
复审复校:程红
终审终校:侯小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