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焦煤工尘肺队列建设,做煤矿工人健康守护者——杨青深入现场推进尘肺病防治科研发展
稿件来源:医院管理部 发布时间:2025-08-29 点击次数:
煤工尘肺病是排名第一的职业病,接尘人员到底有多少,有多少被确诊为尘肺病,尘肺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,救治措施的效果怎么样,这些事关广大煤矿工人的健康问题牵动着大家的心。“共产党人要当好工人阶级的健康守护者”,带着根植内心的使命感和执着的科学精神,我校优秀校友、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司原司长杨青教授,率国家卫生健康委尘肺病重点实验室团队一行,深入实验室晋城分中心,通过实地走访细致调查,探寻藏在30万人规模队列背后的答案。
山西是传统的煤炭大省,尘肺病是当地最典型最集中的职业病,我校是在20世纪50年代院系大调整时期保留设置卫生系的“老六所”院校之一,劳动卫生与职业病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,我校第一医院较早开展了肺灌洗治疗尘肺病,发挥临床与公卫学科强强联合的优势,瞄准最大规模的煤矿现场和矿工的健康问题,国家卫生健康委尘肺病重点实验室落户我校。目前,学校是国家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单位,拥有煤炭环境致病与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,构成较为完善的尘肺病防治科研体系。学校整合研究力量,依托遍布全省的现场,开展了史无前例艰苦卓绝的队列建设,通过问卷、体检、实验室检查、病案、健康监测、随访等多种手段,开展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队列建设,目标规模为30万人,建成之后将成为洞藏着破解尘肺病密码钥匙的宝藏。
杨青听取了团队关于实验室验收以来的工作进展汇报,观摩了尘肺病AI预警系统,查看了体检中心、尘肺病专科病区、康复训练中心,并仔细询问正在康复训练的患者,了解他们的状况,倾听他们的需求。他高度肯定学校关于SCOPE(Shanxi Coal Occupational Population Exposure Cohort)队列建设构想与技术路线,指出学校科研团队要在“人民健康高于一切”思想指引下,以百年老校深厚积淀为基础的自觉,以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,以政产学研结合的灵活性,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力量,把队列数据资源建设好,借助国家算力平台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赋能,发挥公卫学院在算法领域的优势,强强联合再上新台阶,以点上的创新带动面上的突破,开创“山西优势、世界领先”的尘肺病防治研究新格局。
(文/朱培培;图/郭星、秦开西)
复审复校:骞宪忠
终审终校:侯小宝